园区新闻

你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园区新闻>>内容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江津日报    2019年03月05日

——2019年2月21日在重庆市江津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做到“四个扎实”的重要指示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区广大人民,深入落实“一三三六”发展思路,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大力实施“十项行动计划”,较好地完成了区十七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2.3亿元、增长10%,增速全市第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13亿元、增长10.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2亿元、同口径增长10%,其中税收48.7亿元、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7.4亿元、增长10.2%,其中工业投资269.2亿元、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8亿元、增长12.7%完成进出口108.8亿元、增长84.9%,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397元、18248元,分别增长9.2%9.3%

(一)“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编制实施三年行动方案,狠抓各项任务落地。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全面摸清债务底数,制定融资负面清单,规范国有企业融资举债行为,遏制政府隐性债务增量。着力防范金融风险,银行业不良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小贷公司和融资担保机构风险总体可控。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20个扶贫集团结对帮扶,5483名干部奔走扶贫一线,投入扶贫资金5.5亿元,分类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年完成脱贫2567人,超额完成年度任务,贫困发生率降至0.2%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行河长制,全区水环境质量国控、市控考核断面达标。深入开展蓝天行动,实现优良天数286、同比增加41。扎实开展净土行动,实现镇街餐厨垃圾集中收运处置全覆盖。着眼长远突出三年,坚持边谋划边推进边完善,认真编制“十项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动态调整工作专项,形成项目化、清单化、政策化推进机制,“十项行动计划”务实有序开展,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产业质量稳步提高。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三次产业结构比优化10.3:57.5:32.2,第三产业占比提高3.9个百分点。突出工业主导地位。425家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分别增长12%25%。全区工业税收增长21%,规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2.2个百分点。大数据智能产业实现产值20亿元,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17%。加强工业项目促建,敏华工业城、江小白二期、玖龙纸业高档包装纸等28个项目建成投产。推进技改创新和品牌提升,建成广州双桥、重庆耐世特等4个数字化车间,ABB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促进园区集中集聚发展,全区工业集中度达96.7%,双福、德感工业园分别成为全市汽车、粮油食品产业示范园。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实现商品销售805亿元、增长15.2%,其中双福农贸城、和润汽摩城、五金机电城、攀宝钢材市场实现商品流通额602亿元。电商主体突破3万家,交易25亿元、增长67%,其中农产品网络销售6亿元、增长86%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1.2亿元、增长23.1%四面山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四面山景区获评首批国民休闲旅游胜地。恒大养生谷、蓝光·水果侠等项目签约入驻。大力发展金融业。人民币存贷款余额1505.5亿元、总量渝西第一。中信银行、华西证券入驻江津,霏洋环保在“新三板”挂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业总产值131亿元总量全市第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非洲猪瘟防控成效显著。认证富硒农产品100个,总量全国第一。被授予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江津花椒)、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三)城乡融合加速推进。统筹抓好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成功构建“1+10”工作方案体系和“1+N”规划体系,分层分类推进“2+3+10试验示范,“五个振兴”进展良好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造农村危房7429户、厕所2.9万户,创建绿色示范村庄14个。“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取得实效。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增城镇常住人口3.4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到68.43%,四屏镇获评“中国最美乡镇”,四面山镇获评“中国绿色生态旅游示范乡镇”,石蟆镇、吴滩镇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数量全市第一,中山古镇作为全国唯一历史文化名镇优秀案例参展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园博会。扎实推进“一轴两翼”重点区域开发建设。中心城区建成87.6平方公里、人口64。大力实施城市提升项目,建成公共停车位近3000个,安装121栋高层楼宇灯饰,新增城市绿地88万平方米。轨道交通五号线跳磴至江津段等融城通道建设有序推进,几江长江大桥南引道续建工程、双福第三小学、海汇小学、海汇幼儿园建成投用滨江新城获评“全国2018绿色发展示范开发区”以“三城联创”为抓手,深度治理城市“顽疾”,城区品质不断提升。

(四)改革创新协同发力。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大力支持技术创新,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开展“三去一降一补”,为企业社保减负2.6亿元、用能减负1.7亿元,帮助困难企业周转贷款19.7亿元。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3205、增长14.3%。全年累计减税16.1亿元,其中落实改善民生优惠政策减免税6.9亿元、支持小微企业减免税1.5亿元。着力推进各项改革任务。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全市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分获全国优秀奖和全市一等奖,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累计发放超20亿元。推进国企改革,重组华信集团、滨江集团、四面山旅游集团,组建综保区开发建司。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时限压缩率达47%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兑现企业科技创新补助5520万元、技改设备补贴3060万元。积极培育创新主体,引进浪尖工业设计研究院、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重庆中药研究院、大连海大(重庆)科技园等研究机构,新增龙煜铜管等两家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江增船舶重工、重庆水轮机厂通过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市级以上研发平台、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企业数量分别增长76%、36%300%,东科模具等3家企业荣获“2018年度重庆市优秀创新型企业100强”,重齿公司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加强企业创新融资服务,创新种子基金支持1500万元、知识价值信用贷款9080万元、专利质押贷款2.6亿元。加强人才工作,全年兑现人才奖补资金936万元。着力发展民营经济。扎实开展集中走访精准服务民营企业活动,全区民营经济主体近10万户,入库税收、生产总值分别占全区的67.2%60%。威马农机、伟星新材、江电电力等5家企业获评“重庆市优秀民营企业”,润通动力获评“2018年度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

(五)对外开放取得突破。始终把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引擎,对外开放水平实现大幅提升。努力打开跨区域合作新局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国际商学院、佳士集团等签署合作项目12个,与广西防城港、凭祥缔结友好城市,与遵义、泸州等地签署《渝川黔毗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协作会框架协议》。积极拓展对外开放大通道。渝贵铁路、江习高速建成通车,合璧津高速江津段、珞璜长江枢纽港、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白沙长江大桥等重点工程推进顺利,江津—北部湾班列实现双向对开。加快构建对外开放大平台。江津综保区封关运行,全年完成进出口59亿元。中国西部(重庆)东盟商品、农副产品分拨中心落户并开市运营。新引进明峰医疗高端装备产业园、金果源进口水果分拨加工中心等项目23个、总投资207.5亿元。网内标准厂房和保税仓库(一期)建成投用,长安民生物流、中欧木业等项目加快建设,江津开放发展动能愈发强劲有力。

(六)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认真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共同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完成营造林15.5万亩,其中长江干流生态廊道造林2.6万亩推进长江沿线环保突出问题整改,新建污水处理设施6技改29座,拖移、拆解餐饮船舶8艘,关停沿江沿河砂石码头28个、畜禽养殖场24家,长江干流543名渔民实现退捕转产。与永川、璧山、綦江建立流域横向生态保护机制。完成三五三三、三五三九、江洲粉末等企业环保搬迁。依法关闭矿山34家。深入开展自然保护地大排查大整治。四面山市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有力推进,缓冲区农家乐经营行为全面取缔,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正成为普遍形态。

(七)民生工作成效明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增进民生福祉,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4.3%着力保障基本民生。发展微型企业2745户,新增城镇就业3万人。发放城乡低保2.1亿元、特困补助金1.2亿元。启动精神康复院扩建前期工作。持续办好民生实事。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城乡社区养老设施建设、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直饮水、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公交半小时免费优惠换乘等民生实事完成年度目标,一批老百姓的身边事、烦心事得到解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169个“全面改薄”项目较好完成,鼎山小学(二期)基本完工。实施教育内涵发展“五大行动”,3项教学成果获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242铜,成功创建全市社区教育示范区。加快打造健康江津。区中心医院通过三甲复评,区第二人民医院迁建有序推进,新设民营医院7家。国家中医药先进区通过复评,全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成功,国家卫生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进展良好。大力发展文体事业。成功创建“重庆诗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评审获西部第一,举办四面山生态五项极限挑战赛等赛事,市民体质抽样合格率达93.2%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事故总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1.2%16.8%。聚焦“五个重点”推进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探索“综治中心+智慧化管理”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获评2018年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区。打掉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1个、恶势力团伙3个,社会治安持续保持安全稳定,群众安全感指数达99.2%。此外,国防动员、优抚安置、双拥工作和军民共建深入推进,气象、人防、消防、外事、民族、宗教、移民、统计、审计、档案、保密、地方志、机关事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青年、老龄、慈善、残疾人、侨务、对台、红十字等事业有了新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坚持“两个维护”,认真践行“三个确保”,切实做到“五个过硬”,坚决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坚持每季度向区人大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情况,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52件、政协委员提案402件,满意率分别达93.4%96.8%。实施重大决策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新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委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克难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津部队和武警官兵,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江津发展的市级各部门、中央及市属在津机构、在津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江津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短板。主要是:产业结构不优、能级不高,工业经济大而不强,农业“接二连三”不充分,第三产业仍是短板,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发展质量效益有待提升;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交通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还不高,中心城区品质提升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还需加力;“三大攻坚战”任务依然艰巨,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一些环保突出问题解决难度较大;“放管服”改革仍需深化,优化营商环境还有不少工作要做;少数部门和有的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服务意识、廉洁意识不强,不作为、慢作为甚至乱作为现象依然存在,正风肃纪和反腐败斗争还需常抓不懈。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是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起航之年。纵观国内外形势,世界经济仍处于复苏过程中,我国发展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宏观经济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全国、全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化解债务等任务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变,“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长江经济带”建设加速推进、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深入实施、重庆高标准规划建设科学城等机遇叠加,拓展了江津高质量发展空间;围绕区委全会确立的目标,全区上下众志成城,凝聚了江津高质量发展共识。我们将始终保持敢于创新的锐气、争先进位的勇气、蓬勃向上的朝气,以坚如磐石的信念、战无不胜的信心、多谋善断的智慧,着力抢抓机遇、切实用好机遇,把机遇转化为发展动能、转化为民生福祉,全力推动江津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

根据区委十四届八次全会部署,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做到“四个扎实”的重要指示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深入实施“一三三六”发展思路,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实施“十项行动计划”,落实“六稳”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进出口总值增长10%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节能减排降碳完成市里下达任务。

上述预期目标,总体上以稳为主,重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增速9%左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综合考虑了我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增长潜力和预期变量,兼顾了需要和可能,既有利于稳定市场、提振信心,又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预留必要空间。我们将对标对表高质量发展要求,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协调机制,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提高全社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将坚持高质量发展政策导向,更加注重产业培育,促进创新强、产出高、节能好、减排多的企业加快发展;更加注重园区提升,以产出强度、税收强度、研发强度、单位能耗等指标为评价导向;更加注重税源培植,依托重点税源企业带动全区税收总量持续增长、结构持续优化;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财政支出向高质量发展和民生领域倾斜、投资向产业项目和基本公共服务倾斜、就业扶持向大中专毕业生和困难就业群体倾斜,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实现全年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针对突出问题,打好重点战役,切实弥补小康社会短板。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持底线思维,提高防控能力,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加强政府债务管控。实施债务限额管理,加大置换、展期力度,持之以恒优结构、降成本。加强统筹协调,稳妥化解政府隐性债务,严防债务违约。加强政府、国有企业投资约束,分轻重缓急推进项目建设,合理控制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力争新增债券20亿元,支持区级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保持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高压态势,推进六重点领域风险专项治理,防止单体风险和个案风险蔓延扩散。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深入开展下基层、访深贫、促整改活动,以高质量整改带动高质量脱贫。精准帮扶贫困人口。落实健康扶贫、社保兜底等政策,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着力解决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完成年度减贫1600人。补齐扶贫工作短板。加大贫困村(困难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实现公路通组率100%、集中供水率85%以上。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深入开展贫困群众扶志扶智和技能素质提升行动,加强技能培训,对零就业贫困户实施“一户一策”,力争就业覆盖率达到100%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防止返贫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建立健全巩固后扶机制,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巩固贫困村脱贫成果,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逐步致富。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水、大气、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切实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落实河长制,深入推进璧南河、临江河等重点河流流域综合治理,开展平溪河、大溪河、大肚子河、杜市河等水体治理,加强船舶污染整治,确保国控、市控断面达到考核要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打好蓝天保卫战。推进重点工业企业废气深度治理,加强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抓好施工、道路扬尘管控,强化餐饮油烟、烟花爆竹燃放等专项整治,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0天。打好净土保卫战。严格监管危险废物,修复治理污染土壤,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2%,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二)突出大数据智能化导向,着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把制造业转型升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工业发展水平。

推进工业经济量质齐升。坚持做大增量。着力推进广州双桥淀粉糖浆二期、五联实业新型塑料等30个项目开工建设,确保海亮铜业一期、乐俊铝业等20个项目建成投用,促进黄国粮业、维斯顿管业二期等28个项目扩能达产,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增长动能。着力做优存量。持续实施江津品牌与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鼓励企业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技术标准、工艺水平,打响“江津制造品牌。积极推进升规纳统,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家。狠抓运行调度。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动态监测,健全周、月、季运行分析调度机制。深入走访服务企业,加强技术创新、降本增效、品牌建设、挂牌上市等激励政策宣传落实。

推进智能产业加速发展。着力培育智能产业。加大智能制造项目引进力度,加快康钺数控机床、自行者陀螺仪等项目建设,全年大数据智能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智能产业集群。着力推进智能化改造。支持企业“机器换人”,建成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数字化生产线。打造工业互联网和智慧园区,依托“云平台”实施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改造。着力推进军民产业融合。聚焦军工主业、军转民、民参军三大领域,促进制造与智造融合、军企与民企联合、制度创新与科技进步结合,推动军民融合产业持续较快发展。

推进主导产业升级换代。按照上游抓研发创新、下游抓补链成群的思路,巩固提升五大支柱产业集群。汽摩整车及零部件业要立足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积极支持东风小康、潍柴汽车研发新产品,着力引进培育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装备制造业要以智能化、高端化、成套化为发展方向,以潍柴发动机等企业为基础,进一步完善齿轮箱及减速机、工程机械、冶金设备等细分行业链。电子产业要重点引进汽车电子、智能终端等辐射能力强、集聚效应明显的项目,进一步发展关键核心零部件,提升行业附加值。材料产业要做强先进基础材料,引进市场需求大、技术含量高的关键材料,加快金田铜业等项目建设,打造高端铜材加工基地。食品产业要依托益海嘉里、江小白等企业,进一步提升食用油、白酒、调味品、休闲食品品牌效应,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农副产品资源工业化生产水平。

推进工业园区提质增效。发挥双福、珞璜、德感、白沙四大工业园主战场、主支撑作用,科学增加园区用地储备,坚持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快向创新型园区转型。双福、德感工业园要以纳入重庆高新区(托管园)为契机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完善发展规划、创新管理模式,努力建设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推动珞璜工业园与江津综保区协同发展,共同打造“大口岸”“大枢纽”“大基地”。支持白沙工业园打造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通过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产出效能,让工业园区“火车头”带动能力更加强劲!

(三)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弥补第三产业短板。高质量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抓好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提档升级商贸服务业。立足产城融合需要,推进几江半岛购物中心建设,做大做强城市商业中心。支持大型专业市场发展线上线下业务,积极培育商贸市场主体,增强商贸活力。推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站点、网点与重庆富硒网、邮乐购、农村淘宝、天猫优品、苏宁小店等电商交易平台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商务咨询、工业设计、节能环保、现代物流、第三方检测等服务业,推动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重庆浪尖工业设计研究院建成投用。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将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打造成为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推进城市共同配送,健全农村电商配送网络。推动5G网络试商用。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物流业联动发展。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积极引导银行机构入驻滨江新城,大力发展保险、融资租赁、保理、私募基金、上市服务中介等新型金融机构。强化评价激励,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工作支持力度。继续开展巨灾保险、安全事故保险和特殊人群保险试点工作,强化保险保障功能。完善企业挂牌上市扶持政策,打造一批上市“后备队”,努力提升江津经济证券化水平。

加快发展全域旅游。做强核心,让生态度假游“强”起来。以大四面山旅游开发为抓手,提升智慧旅游水平、特色文化内涵、绿色养生含量。推进四面山旅游度假区建设,重点打造文旅片区、康养片区、体育片区,积极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使其成为渝川黔旅游金三角”生态养生、避暑养生、气候养生的标杆。推进中山古镇、爱情天梯、四面山少林寺4A级景区建设,把资源、名气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彰显特色,让都市休闲游“靓”起来。发挥山水滨江优势,挖掘城市文化底蕴,打响中国富硒美食之乡品牌,让赏美景、品人文、享美食成为江津都市旅游名片。串珠成链,让美丽乡村游“火”起来。集中力量、整合资源、连点成线,着力打造以“游古镇、观山水、住民宿、品乡情”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珍珠链”。依托白沙、塘河古镇和永兴黄庄,打造古镇观光和农业小镇体验之旅。依托綦河沿线秀美风光,串联起西湖骆崃山、支坪真武老街,打造綦河生态画廊体验之旅。依托鹤山坪农业公园、陈独秀旧居,打造名人文化和农耕体验之旅。按照4A级标准逐步提升聂帅故里和石笋山景区,打造人文风情体验之旅。加强配套服务,让江津旅游品牌“响”起来。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推动A景区、星级饭店民宿建设,加快完善“快旅慢游”服务体系促进农旅、文旅、工旅、康旅融合发展,提升七夕东方爱情节、中山千米长宴、白沙闹元宵塘河龙舟节等文旅活动品牌效应,利用新媒体加强宣传营销,让广大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四)突出扩大有效需求,着力支撑经济平稳运行。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投资对优化结构的关键性作用,进一步释放内外需潜力

强化招商引资。始终坚持大招商促大发展,跑出新一轮高质量招商加速度。完善招商机制。坚持市区联动、部门协同、平台互动,实行重大项目“一事一议”和招商引资联席会议制度,实现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拓展招商渠道。加大“走出去、请进来”力度,依托西洽会、智博会、进博会等展会平台,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制造业,着力引进创新型、领军型、总部型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充分发挥专业招商部门、专业招商队伍主力军作用,对优势产业、重点板块、特色行业点对点招商,力争全年招商引资1300亿元。

扩大有效投资。高质量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投资,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全力提升服务水平,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按时开工率和竣工投产率。加强公共领域投资,抓住国家补短板政策,推动一批水公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学前教育、健康、养老等领域投资,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强化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强工业领域投资,把签约工业项目促建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全过程跟踪服务管理,每月综合调度征地拆迁、审批服务、要素保障,确保项目推进有力有效,力争工业投资增长10%。实施一批技术改造升级工程,确保技改投资占比达到40%努力激活民间投资,健全吸引民间投资重点项目库,加强政银企对接,鼓励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引导社会力量增加投资。扎实抓好要素保障。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强化闲置土地清理,依法依规征地拆迁,保障项目建设用地。推进杨林、孔目等一批变电站建设,服务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开工建设鹅公水库,提高能源及水资源保障能力。

拓展消费需求。实施消费升级行动计划,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推进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家政、教育培训托幼等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大力培育电子商务、共享经济、信息消费等新业态、新热点。有效增强消费能力,落实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政策,加大支农惠农力度,激发消费潜力。全力优化消费环境,改建提升城乡便民消费场所,健全农村流通网络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加强消费领域信用建设,整顿市场秩序,健全维权机制,让消费者吃得放心,穿得称心,用得舒心!

(五)突出抓好乡村振兴,着力巩固“三农”发展良好局面。持续实施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分层分类推进“2+3+10”试验示范,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推动农业“接二连三”。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粮食安全和“菜篮子”行政首长责任制,扎实开展“两区”建设,着力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以工业化理念延伸农业产业链条。编制富硒产业总体规划,培育花椒、粮油、蔬菜、茶叶等优势产业做实“富硒产业教授工作站”“硒与人体健康研究院”,推进富硒产品研发和精深加工,依托“中国长寿之乡”品牌资源,做响“中国生态硒城”地域品牌、“一江津彩”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让富硒产品卖到全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加强规划引领和招商引资,统筹先锋、慈云、龙华三大片区建设发展启动农业气象科技博览园建设,加快打造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一二三产融合、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持续抓好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等试点工作。推广石门镇李家村“三变”改革经验,稳步扩大试点面。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出台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政策,争取白沙村级金融服务组织试点,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进一步激活农村消费市场、资源市场、资本市场。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返乡企业家、本土人才、技能人才、农民工投资兴业,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以“三清一改”为重点,持续改善农村面貌,实现积少成多、连点成片。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建设“四好农村路”345公里,改造农村危房500户,改厕30530户,进一步完善农村4G网络,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比例提高到94%。完成“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保护传承农村优秀文化,建设平安乡村,促进乡村善治,争创大美乡村示范片和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市级示范点。我们要硬件软件一起抓,干部群众同心干,让农民家园一天一天美起来!

(六)突出提升城市品质,着力建设美丽滨江城市。实施城市提升行动计划,坚持“城为民建、市为民享”,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打造区域性交通枢纽。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打好重庆西南向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大会战。铁路方面,推进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建设,做好渝昆高铁建设、市域铁路公交化改造有关工作。轨道交通方面,加快轨道交通5号线跳磴至江津段建设,确保江津境内和中梁山隧道土建工程全部完工;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力争圣泉寺至鼎山段早日开工。公路方面,推进合璧津高速、江习高速柏林连接线建设,实施外环高速支坪互通拓宽、先锋连接线至杨家店升级改造工程,完成渝泸高速复线前期工作。港桥方面,加快珞璜长江枢纽港、白沙长江大桥建设。

加快推进城市一体化。实施区域协调发展行动计划,完善各功能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和政策,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融城步伐,按照干五年、看十年、谋划三十年的理念,根据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落实主城区、渝西片区大都市圈协同发展要求,抢抓重庆科学城建设机遇,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积极推进珊瑚大道东延线、金曾路南延线、团结大道南延线、福城南干道、滨州西路等内畅外联控制性道路建设。加快同城步伐,推进双福片区与滨江新城、德感片区、几江半岛连片发展,谋划打造滨江新城中央金融商务区、双福商贸中心、团结湖大数据智能谷等城市建设兴奋点。

促进城市有机更新。突出“滨江亲水、绿色生态、品质品位、宜居宜业”,科学推进城区建设。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开工建设滨江新城商务大厦、新城荟、浒溪公园,启动大剧院、美术馆选址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开展城市“双修”,按照“点上做靓、线上贯通、面上提升”的思路,精心打造一批城市功能设施,优化城市主干道和功能组团绿化,提升城市景观照明,力争完成1200户棚户区改造任务。增强城市文化魅力,持续推进滨江路城市文化提升工程着力创建市级历史文化名城,切实彰显山水自然之美、人文精神之美、城乡特色之美、产业素质之美,全力打造“一江两岸、四十里滨江”的美丽城市画卷。 

持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搭建智慧城市综合平台,促进智能化在交通、市政、安防、公共服务和市民生活各领域的应用。深化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机制化、常态化开展“马路办公”。持续推进三城联创,确保创建国家卫生区通过考评验收,完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年度任务,让我们的城市更加干净整洁有序、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着力培育特色小城镇。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城镇体系、产业布局、人口集聚、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承载力有机统一,全年提高城镇化率1.1个百分点。发挥白沙全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优势,与白沙工业园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产城融合、文旅融合、城乡统筹的示范小城市。推进李市、油溪等资源禀赋较好、区域优势明显的重点镇建设,引领带动周边镇同步发展。打造蔡家、贾嗣、嘉平、夏坝等以特色农业、旅游生态、民俗文化为主要吸引力的特色镇,增强就地城镇化能力。打造柏林、广兴、朱杨等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边贸镇,增强区域集散能力。通过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努力把特色城镇打造成为承接农村人口转移、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七)突出改革开放创新,着力增强发展动力活力。江津发展正面临难得机遇,不能“守着资源望天收”,更不能“坐等天上掉馅饼”,必须深化改革、厚植开放、崇尚创新,增强江津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扎实推进重点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落实“八字方针”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加大破、立、降力度,提高供给质量,增加有效供给。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全市低制造企业成本36支持实体经济企业“18条”,持续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合规性成本。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成华信集团、滨江集团、四面山旅游集团以及综保区开发建司优化重组,按照政企分离、管办分离的原则,加快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和激励约束机制。持续推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所属企业的经营性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优化平台财政管理体制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点菜放权”机制,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全面落实“证照分离”“多证合一”“证照联办”,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实现进“一家门”办“多家事”。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加快推进“全渝通办”,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努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的投资环境,让广大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努力拓展开放空间。实施开放高地建设行动计划,加快培育开放发展新优势。增强通道辐射能力。完善多式联运体系,促进各类开放通道互联互通。向东依托珞璜长江枢纽港和外贸集装箱“五定”快班轮优先过闸优势,积极融入全市江海联运快捷物流通道;向南开通跨境公路运输,力争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周周班”运营;向西加快与中欧班列(重庆)衔接,联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升开放平台能级。把江津综保区打造成为开放发展的“桥头堡”“主阵地”。优化完善综保区及其配套区控规编制,确保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全方位跟踪保税加工、智能制造、跨境电商、融资租赁等产业项目,确保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积极拓展口岸功能,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和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力发展总部贸易和转口贸易;提升中国西部(重庆)东盟商品、农副产品分拨中心运营实效,构建进口商品分拨体系。加强跨区域合作。扩大开放合作“朋友圈”,推动江津与沿海沿边城市在通道建设、冷链物流、市场开拓、人才交流等方面合作取得实效加快形成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着力提升创新能力。持续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行动计划,大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加强政策激励,引导企业、高校增加研发投入,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0.2个百分点。培育优质创新主体。支持科技企业建立市级、国家级创新平台,激励工业企业在江津设立研发机构,培育引进海智工作站等高层次创新团队力争科技型企业突破500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40院士专家工作站独立法人研发机构均超过5家。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完善科技金融服务,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让他们江津立住脚、留住心、扎下根

(八)突出优化营商环境,着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新发展。民营经济活则全局活,民营经济兴则全局兴。提升服务水平,帮助破解难题,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开展集中走访精准服务民营企业活动,完善区领导定点联系重点民营企业机制,“一企一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打破市场壁垒,放宽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准入门槛,破除信贷、创新、招投标等方面隐性壁垒,让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打破各种“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让企业家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优化环保、消防、税务、市场监管等执法方式,依法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让民营企业家安心谋发展。

帮助破除发展障碍。着力解决“融资难”。推进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开展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持续用好续贷周转金,支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着力解决“负担重”。拓宽水电气补贴范围,实施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制度。着力解决“创新难”。全面实施研发投入扶持补助、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奖补政策,促进区内创新资源向民营企业开放。着力解决“人才缺”。深入实施“津鹰”计划,支持民营企业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加强劳动者就业培训,保障多层次用工需求。

做优做特民营企业。大力激发企业家精神,引导民营企业积极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重庆市长质量管理奖。持续推动“中华老字号”“重庆老字号”创新发展,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争做“百年老店”。我们一定以更大力度为民营经济清障护航,让民营经济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九)突出生态保护治理,着力建设山清水秀美丽江津。持续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学好用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走深走实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两化路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高度重视长江生态保护。全力实施长江大保护及城乡融合发展项目,加强城区雨污分流建设管理,新改建二三级管网199公里,弥补长江沿线城镇及园区污水处理、码头船舶污染防治、固危废处置设施短板,加强农村面源污染及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巩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果。持续开展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控除治,完成营造林24.5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2.5%着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抓好中央和市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完成林溪长院、边贸小镇项目生态整治,确保四面山市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攻坚取得实效。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产业生态化。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发展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等绿色产业,积极推进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让企业在绿色低碳发展中增加收益。促进生态产业化。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大力发展林业经济、高山康养、全域旅游,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狠抓生态环境监管。落实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确权登记体系。严格执行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建立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污染源管理体系。开展“环保十大专项执法行动”,加大刑责治污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落实能源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责任,强化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让生态红线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十)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民生是第一目标群众满意是第一评价,持续实施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动计划,努力为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

做好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狠抓就业创业。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中心。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夯实社会保障。加强低保救助、临时困难救助,提高医疗救助重特大疾病救助水平。更加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失独老人、困难残疾人,努力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加快养老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医养结合,让老年生活健康有尊严、舒服有品质。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增农村寄宿制学校4所,新建及改扩建校舍2.5万平方米运动场1.2万平方米,中小学标准化率达到94%,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提高学前教育公办幼儿园占比10个百分点。开工建设江津中学滨江校区,完成江津二中扩建项目,建成双福第四小学。持续实施健康工程。落实“健康中国人”行动计划,持续创建食品安全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镇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成区第二人民医院区中心血库、四屏卫生院启动圣泉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争创3个甲级乡镇卫生院。办好东方爱情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亚洲田径大奖赛分站赛等体育赛事,持续推进全国武术之乡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扎实推进聂帅陈列馆改陈布展提升工程。高质量举办“活力江津魅力之城”系列活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出一批反映江津特色的文艺精品,积极争创“中华诗城”。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严防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确保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抓好矛盾纠纷排查、研判和化解,扎实开展重点领域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坚决防范化解社会稳定风险。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积极推进“雪亮工程”,健全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开展非法宗教、公共交通、校园安全、食品药品等领域专项治理,依法打击违法犯罪和暴力恐怖活动,持续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提升民兵队伍应急处置水平,推动双拥共建深入发展。

民之所望即施政所向。我们将实施20件民生实事,努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便民服务、文体惠民上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我们将继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30个镇街自选办理民生实事,切实解决基层所急所需所盼,让江津的百姓既有亮丽的“面子”,也有幸福的“里子”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打铁必须自身硬。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法治建设为保障,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提升行政效能。

(一)提高政治站位,对党绝对忠诚。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折不扣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市委工作要求和区委工作安排,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确保”政治承诺。落实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坚决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二)坚决依法行政,规范高效履职。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任务,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开展“七五”普法。健全决策程序,重大民生政策出台、重大公共项目建设要依法公示听证,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进一步完善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制度,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增强能力素质,勇于担当作为。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的紧迫感、“能力不足”的危机感,提高理论素养,提升专业能力,增强斗争精神,在推进重点工作中积累经验,在解决重大矛盾中经受考验,在完成重要任务中增长才干。健全抓落实工作机制,以“难题等于课题”的理念、“现场大于会场”的方法、“步子快于调子”的作风狠抓落实,强化重要工作、重点工程、重大项目跟踪督查,确保有议有决、有决有行、有行有果、有始有终。建立健全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理解基层工作难处,鼓励创造性贯彻落实,让勇于担当成为习惯,让奋勇争先成为常态。

(四)坚持廉洁从政,永葆清廉本色。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深入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市委、区委实施意见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整肃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聚焦脱贫攻坚、生态环保、惠民政策落实等重点领域,严厉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让清正廉洁成为干部的自觉追求,让干事创业在江津大地蔚然成风!

各位代表!奋斗创造幸福,实干成就梦想。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中共江津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致,沉心静气,真抓实干奋力谱写新时代江津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Copyrights (C) 2020  重庆市江津区白沙工业园发展中心
联系电话:   邮编:402260
渝ICP备13004583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1602500191号